當前位置:首頁 |
|
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。一年來,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全區上下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深入實施“三化”戰略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全力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落實“六?!比蝿?,深入開展“爭先創優”活動,全區經濟運行穩步向好,融杭發展不斷提速,城市面貌不斷改善,各項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取得明顯成效。
一、綜合
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,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.41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3.5%。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.01億元,第二產業增加值280.05億元,第三產業增加值274.35億元,分別增長0.1%、5.3%和1.8%。全區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11210元(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6118美元),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3.2%。三次產業占比為7.7:46.6:45.7。
財政收支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09.60億元,比上年增長7.5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8.56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1%(按同口徑比)。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0.47億元,比上年增長5.7%,用于民生支出達70.12億元,增長2.9%,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.5%。
勞動就業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,創成省“無欠薪”區。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2270人,本年就業安置440人。
市場價格 2020年,杭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2.1%,在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中,呈現“六升兩降”態勢。其中,食品煙酒類累計上漲6.9%,其他用品和服務類累計上漲3.8%,醫療保健類累計上漲3.1%,生活用品及服務類累計上漲3.1%,教育文化和娛樂類累計上漲1.7%,衣著類累計上漲0.1%,居住類累計下降0.3%,交通和通信類累計下降3.4%。
表1: 2020年杭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
項 目 | 2020年 | 2019年 |
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(以上年為100) | 102.1 | 103.1 |
食品煙酒 | 106.9 | 106.3 |
衣著 | 100.1 | 101.3 |
居住 | 99.7 | 100.9 |
生活用品及服務 | 103.1 | 103.0 |
交通和通信 | 96.6 | 99.0 |
教育文化和娛樂 | 101.7 | 104.3 |
醫療保健 | 103.1 | 107.0 |
其他用品和服務 | 103.8 | 102.8 |
二、人口、人民生活、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
人口 全區年末戶籍人口54.03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830人,其中男性人口26.78萬人,女性人口27.25萬人,男女性別比為 98.26(以女性為100)。全區人口出生率7.5‰,死亡率7.0‰,自然增長率0.5‰。
表2:2020年末戶籍人口主要構成情況
單位:人
指 標 | 年末數 | 比重(%) |
全區總人口 | 540303 | 100 |
其中:出生人口 | 4074 | —— |
死亡人口 | 3801 | —— |
其中:男性 | 267775 | 49.6 |
女性 | 272528 | 50.4 |
其中:0-17歲 | 78908 | 14.6 |
18-34歲 | 104921 | 19.4 |
35-59歲 | 215758 | 39.9 |
60歲及以上 | 140716 | 26.1 |
人民生活 根據抽樣調查,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60元,比上年增長4.3%,人均消費支出36544元,下降2.3%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6元,增長6.8%,人均消費支出25107元,下降2.6%。年末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29.9%,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1.3%。城鎮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76輛、電冰箱129臺、空調291臺;農村每百戶居民家庭分別擁有汽車39輛、電冰箱129臺、空調183臺。
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切實加強,50項民生政策全面接軌杭州標準。2020年,全區新增參保企業760家,新增參保人員16821人,全區養老保險、基本醫療、工傷、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9.12萬人、53.10 萬人、24.35萬人和 15.62萬人。
社會福利 抓緊抓實解民憂惠民生各項措施,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46戶,創建完成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家。全年改擴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家、老年食堂7家。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10張,全年累計助餐服務30.91萬人次,助餐服務覆蓋162個村社覆蓋率53%。全區累計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9家,占比達81.8%。持續開展“先行救助”,累計為1430名新增低保對象發放先行臨時救助資金54.69萬元,累計發放兒童福利保障資金1193.08萬元。全年接受社會各界捐贈2546余萬元善款及物資,發放各類慈善救助金2646萬元。全年按線上線下幫扶殘疾人就業,共計發布、轉發網上招聘5次,線下單獨推薦服務60余人。
三、城市建設、公用事業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
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一以貫之“建新城、改老城、強功能”,濱湖新城城市客廳、青山湖綜保等重點工程有序推進,望湖路建成投用,湖底隧道完成一期主體工程。改造碧桂苑等老舊小區87.3萬平方米,平山美食城、楊家渡等重點區塊征遷順利實施,城區10個限價房項目完成銷售6682套。建成“城市大腦”數字駕駛艙26個,新增便捷泊車、舒心就醫、暢快出行等應用場景20個。獲評“美麗杭州”專項行動整治示范區,錢王街成為省級街容示范。完成加裝電梯80臺,推廣電梯“養老保險”2017臺,小區物業、建筑工地等領域的管理進一步加強。
公用事業 全區用電量42.72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9.1%,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7.24億千瓦時,增長7.3%。2020年市區自來水日供水能力達到22萬噸/日,全年供水量6390.66萬噸,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790.33萬噸。全年城區修復瀝青路面10萬平方米,修復人行道2.2萬平方米,修復側平石約2千余米,養護橋梁47座。疏通管道105.6公里,清理各類窨井5972只。全年處理數字城管8.9萬條,民生熱線2700余件。積極運用“親清在線”平臺,上線政策26條,兌現各類補助資金6.39億元。
環境保護 堅定不移加快綠色發展,綠色發展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前三,生態環境保護取得良好成效。高標準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。全面完成無污染鎮街創建,潛川等9個鎮街創成國家衛生鄉鎮。新增省級美麗河湖2個,5個鎮街、10個工業園區、30個住宅小區實現“污水零直排”。全年拆除違法建筑60萬平方米,“無違建示范村(社區)”創建實現全覆蓋。創成市級以上垃圾分類示范小區25個、示范村70個,14座鎮街生活垃圾填埋場全面完成整治。加大環境治理力度,全年改造提升傳統企業273家,實施兼并重組項目127個??諝赓|量持續改善,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0天、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.6%,全區PM2.5濃度為29.4微克/立方米。
安全生產 深入開展消防、?;?、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,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治理。2020年,全區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2起,死亡11人,與去年同期相比,事故起數、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0.0%、15.4%。全年開展食藥安全檢查執法10915人次,約談企業1120家次,公布嚴重失信者名單6家。全年食藥查處案件數234起,貨值341.26萬元,累計罰沒510.48萬元,移送公安案件10起。
四、農業
農業產值 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46.59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.2%。完成農業總產值66.79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.2%。其中:農業種植業(含堅果類)產值31.6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.9%;林業(不含堅果類)產值22.06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.4%;牧業產值10.56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19%;漁業產值0.87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%;農業服務業產值1.6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.5%。
主導產業 全年竹筍實現產值16.00億元,增長3.7%;山核桃實現產值7.53億元,下降12.9%;生豬實現產值7.3億元,增長4%;蔬菜實現產值6.57億元,下降1.5%;花卉園藝實現產值4.84億元,增長1.0%;水果實現產值4.02億元,增長1.5%;茶葉實現產值3.33億元,下降4.8%。七大主導產業實現總產值49.59億元,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4.2%。糧食作物總產量(按照糧食監測推算數據)3.9萬噸,增長5.0%。(主要農產品產量見表3)
表3: 2020年全區主要農產品產量
單位:萬噸
產品名稱 | 產量 | 比上年增減% |
糧 食 | 3.9 | 5 |
竹 筍 | 26.75 | 3.9 |
茶 葉 | 0.26 | -2.1 |
山核桃 | 1.56 | 3.3 |
蠶 繭 | 0.06 | -2.7 |
蔬 菜 | 21.68 | -3.2 |
水 果 | 6.02 | 1.6 |
肉 類 | 1.63 | -41.4 |
水產品 | 0.52 | -0.7 |
五、工業和建筑業
工業 2020年,全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2家。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,全年規模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8.4%。規模工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43.1%。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83.37億元,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9.5%。工業中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79.0%,比上年同期提高8.9個百分點。實現規模工業企業利稅總額111.52億元,比上年增長19.0%,其中利潤總額87.74億元,增長27.6%。
建筑業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43.71億元,占GDP的比重達7.3%,庫內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86家。
六、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
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.5%。從投資結構看,工業投資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9.3%、28.6%,交通投資、項目民間投資、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分別比上年下降31.7%、22.6%、55.3%。從重大項目示范引領建設看,全區110個重點實施項目共完成投資154.12億元。
房地產業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78.01億元,比上年增長45.2%。房屋施工面積1333.61萬平方米,增長23.0%,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393.72萬平方米,下降14.0%;竣工面積160.44萬平方米,下降2.4%。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68.87萬平方米,增長23.3%,商品房銷售額520.45億元,增長39.9%。
七、國內貿易
消費 全年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6.94億元,增長4.7%;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8.60億元,下降11.5%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.92億元,比上年下降7.0%。
八、對外經濟
對外貿易 全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79.91億元,比上年增長4.6%,其中出口130.18億元,增長4.5%。從出口商品來看:裝飾紙出口7.90億元,下降12.2%;無紡產品出口12.96億元,增長26.0%;紡織服裝出口6.82億元,下降16.8%;醫藥化工出口25.78億元,增長19.6%;五金工具出口2.50億元,增長15.1%;汽摩產品出口3.19億元,下降5.0% ;輕工類出口7.45億元,增長10.5%;其他機電出口9.11億元,增長39.6%;電池出口6.32億元,下降24.9%;電線電纜出口24.01億元,增長3.1%;照明燈具出口19.31億元,下降7.4%;竹木制品出口1.85億元,增長28.2%;土畜食品出口0.77億元,增長38.1%;其他類出口2.19億元,增長8.1%。
招商引資 牢固樹立“項目為王”理念,明確“硬科技”+“新制造”的招商定位,設立20億元臨安智造產業基金,以基金為杠桿推動項目招引落地;出臺“雙招雙引”18條政策、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產業平臺重點項目評審辦法,進一步提高招商質效。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0個,總投資144.8億元,實際利用外資1.88億美元?!?52”工程項目開工率達100%。
九、交通運輸、郵電和旅游
交通運輸 杭州地鐵16號線正式運營,臨安邁入軌道交通時代。首條城市快速路科技大道全線貫通,臨金高速先行段加快建設,206省道(牧松線)一期正式動工。330國道島石段建成通車,農村等外公路全面消除。建設和改造城市道路30條,打通城市斷頭路6條。公交北站建成投用,新設城鄉公交線路16條,投放新能源公交車164輛,完成全國首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區創建。全年全區公路完成客運量106萬人次,公路客運周轉量7370萬人公里。公路貨運量1384萬噸,公路貨運周轉量182449萬噸公里。年末高速公路里程104公里。
郵電通訊 全區電信、移動、聯通、數字電視公司完成業務收入8.84億元,比上年增長2.3%。完成郵政業務收入1.19億元,比上年增長5.3%。年末固定電話用戶為8.62萬戶,移動電話用戶為106.66萬戶,互聯網用戶達到37.52萬戶。
旅游業 擦亮“天目村落”品牌,10個示范型村落景區全新亮相。創成省4A級景區鎮2個、新時代美麗鄉村精品村68個,湍口暖泉等村落景區“新四景”、河橋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全新亮相,上田村、白沙村入選全國文明村。全年實現旅游休閑產業增加值56.29億元,比上年下降15.7%。旅游接待游客1719.40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0.07億元,同比分別下降13.3%和16.1%。旅游景點接待游客524.64萬人次,下降9.1%,實現門票收入6222.14萬元,下降57.0%。全區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135.06萬人次,下降45.1%;實現經營收入9.42億元,下降54.2%。
十、金融
金融 2020年末,全區不良貸款率下降到0.42%,低于省市平均。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1171.18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19.4%,其中居民儲蓄469.97億元,增長18.1%;本外幣貸款余額974.54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21.3%。
十一、教育和科技
教育 全區共有小學41所,在校學生33074人;初中17所,在校生14137人,普通高中5所,在校學生7261人,職業高中2所,在校生學3649人。學前三年幼兒園入園率99.2%,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99.4%。高等教育穩步發展,2020年末浙江農林大學在校學生26189人,本年招生9107人,本年畢業6959人,教職員工1700人;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在校學生9537人,本年招生2991人,本年畢業2241人,教職員工530人。杭州醫學院在校學生4048人,本年招生2930人,本年畢業0人,教職員工361人。
科技 2020年全區完成專利申請量7164件,比上年增長29.9%,其中發明專利1174件,上漲27.3%;完成授權專利4752件,比上年增長60.8%,其中發明專利308件,上漲40.6%。全年累計兌現科技補助經費8630萬元,覆蓋企業478家。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8家、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15家、省級企業研究院2家、省級研發中心6家、市級研發中心13家;成功創建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,省級星創天地1家,市級專業化示范眾創空間1家。新入選省級海外高層次人才4名,市級領軍型創業團隊實現零突破,入選省“雄鷹行動”培育企業4家。太湖源筍竹農業科技園區成功列入2021年度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名單。截至2020年底,全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47家、杭州市“雛鷹計劃”企業113家、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13家,市級及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(星創天地)11家,市級及以上孵化面積達3.95萬平方米。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為3.42%,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3.62億元。
十二、文體和衛生
文體 建成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太廟山區塊,文體會展中心亞運場館項目提前竣工。臨安博物館全年共接待參觀游客10.8萬人,策劃舉辦《“浙里”光影,“云看”文博》文博直播日活動,當日點擊量超過103萬人次,完成臨時展覽6個,開展巡展9場次,基本陳列榮獲第十四屆“浙江省博物館陳列展覽項目精品獎”。完成401場文化禮堂惠民活動,送戲下鄉108場,文化走親8場,組織免費藝術培訓33個班285課次,進村社區免費培訓64次,受益群眾10200余人次。送書下鄉1.8萬冊,圖書館新建部隊分館1個,杭州書房2家,聯合新華書店推出“臨安?悅讀”書店信用借書服務,與杭州市圖書館合作共建家譜數字化平臺。各類文體活動精彩紛呈,成功舉辦錢王故里新年音樂會、915愛臨安主題日等活動?!拔幕瘧鹨摺R安文化人在行動”文藝宣傳共收納各類文藝作品106件。成功舉辦長三角水上攀石等5場重大體育賽事。
衛生 積極推進“健康臨安”建設,2020年全區實現健康產業增加值38.54億元,增長8.5%。醫聯體、醫共體建設有序推進,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超過21萬人。於潛人民醫院、昌北人民醫院投入運行,區中醫院開展裝修,區人民醫院、安康醫院加快建設。截至2020年底,臨安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02個,比上年增加10個,其中醫院29個。擁有床位3229張,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952人,其中執業(助理)醫師2070人。醫療機構完成診療人數719.1萬人次,增長1.0%
◎公報注釋:
1.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數據。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,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。
2.全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為初步核算數據,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,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;三次產業劃分執行國家統計局2017年制定的《三次產業劃分規定》。人均生產總值按年平均戶籍人口口徑計算。
◎資料來源:
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區財政局;城鎮新增就業、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;戶籍人口數據來自區公安分局;社會福利、社會服務和救助、公益慈善數據來自區民政局;城市基礎設施建設、建筑業產值、商品房銷售數據來自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;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建設、高速公路里程、公路貨運量、公路客運量數據來自區交通運輸局;道路橋梁及管道窖井養護修復數據來自杭州市臨安區城投集團;用電量數據來自國網浙江杭州市臨安區供電公司;用水量數據來自杭州臨安自來水公司;生態建設、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臨安分局;森林資源數據來自區農業農村局;各類事故發生起數、死亡人數來自區應急管理局;專利數據、食品及藥品安全檢查數據來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;淘汰落后產能數據來自區經濟和信息化局;貨物進出口、浙商回歸、實際利用外資數據來自區商務局;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區郵政管理局;通訊數據來自臨安華數數字電視有限公司、中國移動臨安分公司、中國聯通臨安分公司及中國電信臨安分公司;旅游、文體設施、文體活動數據來自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;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臨安支行;教育數據來自區教育局;高等教育數據來自浙江農林大學、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及杭州醫學院臨安校區;科技創新、高新技術企業、研發中心、眾創空間來自區科學技術局;醫療衛生數據來自區衛生健康局;其它數據來自于區統計局及《2020年杭州市臨安區政府工作報告》。
騰訊微信
騰訊微博
新浪微博
新華微博